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申请指南
发布时间: 2018-05-07 17:57:38 浏览量:
为提升学院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推动教育工程专业认证、新工科建设性、课程群建设等工作,建设优质本科,支持学院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学校本科教学改革项目申请指南,结合学院实际,现发布2018年学院本科教学改革项目申请指南,作为相关人员开展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工作的选题参考,请学院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按照指南要求,积极申报。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项目建设内容:研究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内涵和标准体系;研究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以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路径、方法;研究如何将产出导向思想体现在达成度评价中,如何形成持续改进的有效闭环。结合学院某个专业实际情况,研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报书、自评报告内容要素。
项目建设时间:项目周期为1-2年。
项目结题要求:提交针对学院某个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报书、自评报告及其相关附件材料,以及其他能体现教学改革成果的资料。同时需要公开发表教学论文 1篇。
二、课程和教材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内容:全院公共基础课程群、学院大类中的三个课程群(面向问题、面向系统、面向应用)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课程群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材建设;精品线上与线下课程建设与应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省级精品线上与线下课程建设与应用规范或标准的研究与实践等;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主要包括微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等。
项目建设时间:项目周期为1—2年。
项目结题要求:改革课程教学内容,通过资料审核、全方位教学评价等方式进行评审;需要提交详细的课程教学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相应学时分配、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和效果文件(如:作业、考试、学生评价等);进行教材建设的需提交教材样本;提交45分钟时长的充分反映改革成效的课堂教学视频资料,以及其他能体现教学改革成果的资料。
三、基于移动互联网学院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项目建设内容:根据学院移动互联网学院目标与规划,开展新专业建设、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探索实践育人体制机制,通过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高校教师与行业企业、实务部门专家互聘和联合编写教材、教学案例等,加强本科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建设时间:项目周期为1-2年。
项目结题要求:新专业申报书、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专业建设规划;实践教学体系和基地建设方案,包括课程改革方案、基地运行方案、本科生实习实践教学方案等;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建设方案、教材文本和教学案例集;建立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实践教学能力强、创新活动经验丰富的校内外指导教师队伍;提交项目支持本科实践创新育人模式的研究报告和教学效果文件(如:作业、考试、毕业设计(论文)、学科竞赛获奖、学生评价等),以及其他能体现教学改革成果的资料。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项目建设内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改革等。
项目建设时间:项目周期为1—2年。
项目结题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方案与课程开发实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方案与实践效果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制度,以及其他能体现教学改革成果的资料。
五、新工科专业研究与实践项目*
项目建设内容:研究分析新经济对传统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重新审定专业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工程教育改革新理念;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探索基于现有工科专业改造升级的新方向、新领域,形成学科专业的新结构;将新工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紧密联系起来,探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标准、新体系。
项目建设时间:项目周期为1—2年。
项目结题要求:提交新工科专业建设方案,提交新工科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实施案例等;提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前后的对比分析报告,突出新工科专业在专业布局与结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环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学业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成效,以及其他能体现教学改革成果的资料。
六、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内容: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专业办学质量评价、专业认证、课程评价、考试评价等;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实施的研究与实践等。
项目建设时间:项目周期为1—2年。
项目结题要求:制定有关教学质量保障、持续改进的制度;专业办学质量评价标准;课程评价制度;提交详细的课程考试试卷样卷、学生考试答卷、试卷分析和效果文件(如:作业、平时考试方式及成绩、学生评价等);提交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实施的研究报告与实践效果分析,以及其他能体现教学改革成果的资料。
七、新生专业教育项目
项目建设内容:吸收国内外成功经验,根据院系和学科具体特点,采取多种形式为新生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教育、咨询指导和学业规划,实施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并切实落实本科新生导师制度,进行“个性化教育,定制式指导”,设计并开设新生研讨课程等。
项目建设时间:项目周期为1—2年。
项目申请主体:有本科生培养任务的院系。
项目结题要求:制定具有院系特色的“新生专业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项目结束后提交总结报告,要求包括“新生教育计划”的成效:各项相关制度和课程等的开展情况和实施成果,并通过调研或访谈的方式整理新生的反馈意见,为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借鉴。
项目计划立项不多于10个,每个项目0.5-1万元
八、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项目
项目建设内容: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条件、队伍建设,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学中心地位的落实、教学条件的保障、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激发、教学科研互动促进教学、教学学术队伍建设等。
项目建设时间:项目周期为1-2年。
项目申请主体:教学管理人员或学院教师。
项目结题要求:提交研究报告、应用方案、决策建议;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的制度规定;教学学术队伍建设方案,以及其他能体现教学改革成果的资料。
九、自选主题研究项目
项目建设内容:配合学校优质本科教育计划的实施,鼓励学校教师或教学管理人员结合自身工作自选主题开展教改研究调查,对本科教改提供依据。
项目建设时间:项目周期为1—2年。
项目结题要求:提交研究报告、成果附件以及其他反映课题研究成果的资料。研究成果必须符合学术规范,并有一定创新。同时需要公开发表教学论文 1篇。
注:*为学院重点推荐项目。
附件1:
登录入口2018年本科教学改革项目申请指南
为提升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推动“优质本科教育计划”,支持学校各院系、教学团队、授课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现发布2018年本科教学改革项目申请指南,作为相关人员开展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工作的选题参考,请各院系、教学团队、任课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按照指南要求,并参考通知中的流程,积极组织申报。
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项目
项目建设内容: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条件、队伍建设,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学中心地位的落实、教学条件的保障、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激发、教学科研互动促进教学、教学学术队伍建设等。
项目建设时间:项目周期为1-2年。
项目申请主体:教学管理人员或学院教师。
项目结题要求:提交研究报告、应用方案、决策建议;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的制度规定;教学学术队伍建设方案,以及其他能体现教学改革成果的资料。
项目计划立项不多于5个,每个项目0.5-1万元。
二、课程和教材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内容:精品线上与线下课程建设与应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省级精品线上与线下课程建设与应用规范或标准的研究与实践、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优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强化、教材建设与“马工程”教材的使用等。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主要包括微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等。
项目建设时间:项目周期为1—2年。
项目申请主体:课程教学团队或主讲教师申报。
项目结题要求:改革课程教学内容,通过资料审核、全方位教学评价等方式进行评审;需要提交详细的课程教学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相应学时分配、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和效果文件(如:作业、考试、学生评价等);进行教材建设的需提交教材样本;提交45分钟时长的充分反映改革成效的课堂教学视频资料,以及其他能体现教学改革成果的资料。
项目计划立项不多于15个,每个项目 0.5-1万元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项目建设内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改革等。
项目建设时间:项目周期为1—2年。
项目申请主体: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或教学管理人员。
项目结题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方案与课程开发实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方案与实践效果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制度,以及其他能体现教学改革成果的资料。
项目计划立项不多于10个,每个项目0.5—1万元。
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项目建设内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探索实践育人体制机制,通过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高校教师与行业企业、实务部门专家互聘和联合编写教材、教学案例等,加强本科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建设时间:项目周期为1-2年。
项目申请主体:学院教师或教学管理人员。
项目结题要求:实践教学体系和基地建设方案,包括课程改革方案、基地运行方案、本科生实习实践教学方案等;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建设方案、教材文本和教学案例集;建立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实践教学能力强、创新活动经验丰富的校内外指导教师队伍;提交项目支持本科实践创新育人模式的研究报告和教学效果文件(如:作业、考试、毕业设计(论文)、学科竞赛获奖、学生评价等),以及其他能体现教学改革成果的资料。
项目计划立项不多于15个,每个项目0.5-1万元。注:本项目不支持已有的日常实验、实习、实践教学支出。
五、新工科专业研究与实践项目
项目建设内容:研究分析新经济对传统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重新审定专业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工程教育改革新理念;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探索基于现有工科专业改造升级的新方向、新领域,形成学科专业的新结构;将新工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紧密联系起来,探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标准、新体系。
项目建设时间:项目周期为1—2年。
项目申请主体:具有工科专业的有本科生培养任务的院系。
项目结题要求:提交新工科专业建设方案,提交新工科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实施案例等;提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前后的对比分析报告,突出新工科专业在专业布局与结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环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学业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成效,以及其他能体现教学改革成果的资料。
项目计划立项不多于10个,每个项目0.5-1万元
六、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内容: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专业办学质量评价、专业认证、课程评价、考试评价等;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实施的研究与实践等。
项目建设时间:项目周期为1—2年。
项目申请主体:本科教学管理部门或有本科生培养任务的院系。
项目结题要求:制定有关教学质量保障、持续改进的制度;专业办学质量评价标准;课程评价制度;提交详细的课程考试试卷样卷、学生考试答卷、试卷分析和效果文件(如:作业、平时考试方式及成绩、学生评价等);提交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实施的研究报告与实践效果分析,以及其他能体现教学改革成果的资料。
项目计划立项不多于10个,每个项目0.5-1万元。
七、新生专业教育项目
项目建设内容:吸收国内外成功经验,根据院系和学科具体特点,采取多种形式为新生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教育、咨询指导和学业规划,实施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并切实落实本科新生导师制度,进行“个性化教育,定制式指导”,设计并开设新生研讨课程等。
项目建设时间:项目周期为1—2年。
项目结题要求:制定具有院系特色的“新生专业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项目结束后提交总结报告,要求包括“新生教育计划”的成效:各项相关制度和课程等的开展情况和实施成果,并通过调研或访谈的方式整理新生的反馈意见,为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借鉴。
项目计划立项不多于10个,每个项目0.5-1万元
八、自选主题研究项目
项目建设内容:配合学校优质本科教育计划的实施,鼓励学校教师或教学管理人员结合自身工作自选主题开展教改研究调查,对本科教改提供依据。
项目建设时间:项目周期为1—2年。
项目申请主体:学院教师或教学管理人员。
项目结题要求:提交研究报告、成果附件以及其他反映课题研究成果的资料。研究成果必须符合学术规范,并有一定创新。同时需要公开发表教学论文 1篇。
项目计划立项不多于 5个,每个项目0.5-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