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钢筋混凝土桥梁剩余寿命评估方法研究”通过鉴定和验收

发布日期:2010年06月07日 点击量: 作者:

529,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在长沙五华大酒店主持召开了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钢筋混凝土桥梁剩余寿命评估方法研究”( 2006 318 00019的鉴定验收会议。

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谢素华处长主持了鉴定验收会,登录入口付宏渊副校长、科技处巢蓉副处长,以及课题组张建仁教授、浙江大学金伟良教授、中南大学蒋丽忠教授、贵州交通科学研究所刘经建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科学研究所邱波博士等参加了此次鉴定验收会。

鉴定验收委员会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张劲泉教授级高工东南大学黄侨教授、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赵君黎教授级高工、湖南大学邵旭东教授、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唐光武教授、湖南省公路管理局罗立武教授级高工、湖南省交通勘察设计院张贵明教授级高工、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胡柏学教授级高工等国内知名学者组成,听取了课题组张建仁教授和王磊博士所做的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审议了相关资料,经充分讨论评议认为,课题组提交的技术文件齐全,内容完整,完成了合同规定的研究内容,符合验收要求,验收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钢筋混凝土桥梁剩余寿命评估方法研究”项目于2006年立项,由登录入口副校长张建仁教授主持,参加单位有:中南大学、浙江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科学研究所、贵州交通科学研究所。在研究过程中,各参加单位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刻苦攻关,保证了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研究任务的完成。

我国现有公路桥梁62万座,其中90%以上为钢筋混凝土桥梁,不利环境和荷载用下这些桥梁性能不断退化,剩余寿命问题突出。以此为背景,该项目研究内容涵盖钢筋混凝土梁桥和拱桥的材料劣化模型、桥梁结构性能退化模型、剩余寿命评价方法、维修策略等诸多方面。针对上述内容,课题组经过近4年的攻关,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50%论文以上被SCIEI收录;获2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研发了3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系统;编制了项目推广应用指南和工程实例集。项目成果已在广西、贵州、湖南等20多座桥梁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取得了7000多万元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同时,依托该项目,培养科技骨干20余人,培养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近40人,通过广西、贵州等省和自治区开展专题讲座,培训桥梁管理人才300多名。

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完善了基于多重因素的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和钢筋碳化腐蚀速率模型,建立了钢筋截面积、钢筋强度、混凝土强度和受弯构件抗力退化概率模型;提出了计算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偏心受压柱和拱肋承载力的新方法,给出了锈蚀梁刚度、平均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计算公式;构建了基于时变可靠度的钢筋混凝土桥梁剩余寿命评估方法,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拱结构时变可靠度计算方法;提出了时间和性能双控维护策略下混凝土桥梁合理维修加固时间预测方法,建立了反复移动荷载谱下混凝土桥梁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项目研究成果具有显著的创新性,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