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入口文明办、党委宣传部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正文

文明动态

校报专论:弘扬“甘当人梯与铺路石”精神

发布日期:2014年09月28日 作者: 点击:

作者:理 文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此语告诫教师在担负特殊使命之时,必须具备“甘当人梯与铺路石”的精神品质,努力铸就“担当、实干、和谐、进取”的师德师风。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光荣使命,在我国第30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寄语,大力弘扬为师“甘当人梯与铺路石”的精神,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担当。担当是为师“甘当人梯与铺路石”精神的首要品质。其内涵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忠诚师业。教育是育人树人的长远事业,教师务必忠诚师业、忠爱本职,守其本分、拒绝诱惑;务必敬业、乐业、勤业、精业,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与学术修为。是故,孔子称为“执事敬”,朱熹注解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
  二是践履师责。教师之责在于“贯道器以为一”。人梯的价值在于承载,铺路石的价值在于践履,教师的价值在于担当。为此,教师要崇操守、尚道德、尽责任,要赋予并彰显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浩然正气。
  三是涵养师德。教师要塑人之灵魂,贵在修其德。修德首先要正其心。正如西晋思想家傅玄说:“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教之心正,才能秉持正义,境界自高,胸怀自宽,杂念自无。其次要正其身。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传,又要身教。归根到底就是要以人育人、以德育德、以行育行,做到以德化人、以行感人、以理服人,这样才能有“君子之德如风,风吹草必偃”之育人效果。
  实干。实干是为师“甘当人梯与铺路石”精神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说: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教师的“甘当人梯与铺路石”精神特质就是“实干”。梯要搭实,路要夯实,人要务实。教师谋事之实就在于育人为本,教师创业之实就在于多育人才、育好人才,教师做人之实就在于坚持求真求实的育人精神。在思想教育、教学研究、管理服务中,要树立为人诚实、做事踏实、为学务实的作风,做到不假、不虚、不空、不浮躁、不妄语、不伪事,做到传道有道,授业精业,解惑释惑。
  和谐。和谐是为师“甘当人梯与铺路石”精神的内在必然。《中庸》云: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和而不同”是和谐思想的内核。“甘当人梯与铺路石”精神需要的就是相互支撑、团结协作、并肩攀登与奋进的意识。这就首先要求师生关系要和谐。因为和谐的师生关系胜过任何教育。师生是学校的两大主体,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是教学相长、如亲如朋的关系。因为“亲其师,方可信其道”。亦如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所言: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其次,学术关系要和谐。学术关系应是一种学术生态的呈现,因为学校学术门类林立,高低互置,隔行隔山,不能相诋相轻,互排互斥。要相互尊重不同学科与各类人才,相互宽容学术失败,容忍学术批评,包容学术观点,形成学科交叉、优势互补、各采众长、各成体系与特色的学术格局。再者,共事关系要和谐。育人无小事,处处是育人。教师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要注重培育和谐共事、精诚合作、理解互鉴、求同存异的共事氛围与育人文化,以和谐之音、和谐之境、和谐之品育人。
  进取。进取是为师“甘当人梯与铺路石”精神的动力之源。《论语·子路》曰:“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其意是指志向高远之人才能不断前进,才有所得,而拘谨短视之人只能无所作为。进取是教师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故“君子当自强不息”。进取也是教师一种拓新的事业精神,因“惟希望也,故进取;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语)。进取更是教师一种追梦精神,“甘当人梯与铺路石”象征着为师咬定目标、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勇气;象征着为师诲人不倦、锐意进取、孜孜以求的品质。
  古言道:育人者,人之师也。师者,有道也。这个“道”,就是“甘当人梯与铺路石”精神。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贵在力行。是故《道德经》有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为师不易,育人重任,当持此道,一以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