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暑假专业实践团队前往广东省河源市开展调研,了解目前河源地区的配电网结构与发展趋势,以及目前河源地区的新能源与电力发展情况。
电力技术助力农业生产
在南方电网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前往东源县柳城镇了解当地电力分配利用及发展情况。经过实地考察,队员们了解到,柳城镇利用现代电力科技,建设了万亩智能化粮食生产示范基地,打造了一个集约化、智能化的现代农业项目。
电力与自动化在这里广泛应用,无人机(无人驾驶)能自动回机巢充电,还能出去除虫灭杀、播种浇灌;新型的拖拉机不仅依靠电力,还有着无人驾驶的功能。稻米成熟后,利用电力机器加工,送入智能化冷库,最后进一步加工、包装,成为一袋袋优质的航空大米销往世界各地。整个生产加工都充分利用了现代电力科技,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有效促进了农业发展。
绿色能源带动乡村振兴
东源县黄村镇积极响应“双碳”号召,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利用光能、水能等绿色能源进行发电。
实践队员们来到水电站近距观察水轮发电机组智能化控制设备。实践团了解到一台500kw水轮发电机发出的电并网后,一个月的盈利大概是20万元,十分可观,且镇上同等规模的小水电有很多,管理得当将会是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黄村镇的大部分光伏太阳能多是光伏公司修建,租用用户的屋顶,镇上多数居民在屋顶建设光伏太阳能板,基本做到用电的自给自足。
此外,工作人员与实践队员们讨论了东源县电力发展的现存问题,如新型电力拖拉机如何推广,如何增加扩建变压器的容量带来的经济效益,如何就黄村镇的地理环境高效利用光伏等等。实践队员针对末端电压支撑等专业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通过实地考察和与当地电力行业专家的交流,我们不仅对河源的地理优势和文化特色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也对新能源技术在当地的应用和推广有了直观的体验。河源地区的电力发展不仅为当地经济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为实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对电力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并希望能够将这次实践的经验和知识运用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一名实践队员表示。
(文/董亚宁 图/余国翔 一审/楚艳歌 二审/吴文斌 三审/周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