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学习 > 中心组学习 > 正文

理论学习

Theoretical learning

最新资讯

中心组学习

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为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创新人才

发布日期:2022-03-01  来源:

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为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创新人才    
 陈荐  田红


能源是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的重要保障。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不断涌现,能源产业纵深度和规模不断扩大,湖南已形成千亿产值的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新能源材料产业集群。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湖南高校应勇担使命,解决好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适应、不匹配、不平衡问题,从创新人才培养着眼、从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入手、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破题,为我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构建与能源产业发展相匹配的学科专业新体系
学科专业布局必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目前,湖南省有20余所高校设有能源类主干学科专业,年培养毕业生4000余人,支撑能源电力发展的工科专业比重和工科人才培养比重偏低。
一方面,应构建以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为引领的高水平学科专业体系。整合传统能源类学科专业,建立包括火、水、风、太阳能、核电等完整的能源电力生产专业方向,涵盖“源-网-荷-储”能源电力一体化过程;引导和支持高校扎根湖南、立足产业,加强特色化办学、差异化办学,形成优势突出、结构互补、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格局;强化工科支撑,扩大高校工科专业布局和培养规模,解决工科专业和工科人才比重总体偏低的问题。
另一方面,应优先布局一批聚焦“双碳”的前沿新兴交叉学科专业。鼓励在能源与建筑、能源与交通、能源与环境、能源与资源、能源与信息、新能源与储能等交叉领域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并依托这些学科加大硕士、博士等高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氢能科学与工程、碳储科学与工程、可持续能源、智慧能源工程、生物质能源与材料等本科专业的建设,形成多学科支撑的能源类人才培养专业群。
打造与能源人才需求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能源革命向纵深发展所引发的知识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发展方式革命,都在倒逼高校推进教育教学革命。
一方面,应在革新教育教学理念上下功夫。推动教学方式由“知识传授”向“学科专业赋能”升级,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向“研究探索”升级,推动教学过程由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践教学等环节“单一递进”向多环节“交叉并进”升级,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创新的主体,使学习知识与提升能力齐头并进。
另一方面,应建立多元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一是推动“通专融合”。充分发挥通识教育在价值引领、方法论构建、思维提升、视野开拓、知识沉淀等方面的作用,形成一个开放多元、充满活力、面向未来的通识教育体系,为专业教育提供精神动能和思维动能。二是推动产教融合和校企融合。吸引行业领军企业和头部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包括培养方案共定、专业课程共设、实习实践共通,让企业融入高校人才培养链,让高校专业教育融入企业价值链、创新链和文化场,尽量缩短专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距离,实现专业教育对产业发展的主动跟随并适度超前。
培养立志兴湘的能源类创新人才
湖南高校应贯彻“四为”方针,适度扩大知名大学在湘招生规模,提高毕业生的留湘率,积极培养志愿留湘、立志兴湘的能源类创新人才。
一方面,应完善创新教育制度和机制。通过学校章程、发展规划、培养方案等确立创新教育理念和培养导向,通过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后勤管理等为创新教育提供充分保障,通过课程设计、课堂教育、实习实践等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充足空间和宽阔舞台,让创新人才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共识、成为高校教师的价值追求、成为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评价高校工作的重要指标。
另一方面,应紧密结合湖南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持之以恒做好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贯通融合。按照“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平台→个性发展”思路,将创新教育贯穿能源电力类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推动大学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向本科生开放和校际共享,最大限度满足全省不同高校学生创新实践需要;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重构开放式、多层次、一体化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创新教育进课堂、创新培训多元化、能力培养全面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挖掘能源企业资源,将学生创新教育和创新实践前置到产业一线,让学生真切感知产业发展的脉搏和新能源技术的广泛应用场景,进而激发创新热情。
(作者分别系登录入口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登录入口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