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入口首页|云就业平台|后台管理|
院务公开|

培养方案

□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0版)

发布日期:2021年09月01日 来源: 作者:

学科代码: 080900    学科级别: 一级

学科简介

登录入口电路与系统学科是一门内容丰富、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学科,它是现代信息工程包括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以及一切电子科学技术与理论的基础。它主要研究电路与系统的基本理论以及对各种电路与系统进行分析、测试、设计、物理实现和故障诊断。本学科在智能信号与信息处理、智能控制理论方法、信号检测技术以及智能计算等研究领域具有特色。学科组结合近年来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开辟了弹性噪声滤波技术和扰动感知控制技术两个新的研究方向。目前,该学科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学术梯队, 有教授4人,副高职8人,博士6人,在读博士3人。近年来学科组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承担省部级及各类横向课题20余项、项目经费500余万元;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EI检索16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6。本学科有先进的EDA/SOPC现代电子系统研发设备,该设备集EDASOPC系统开发于一体,是智能电子系统设计和研发的理想工具,为研究生创新思想的实现和创新项目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试验条件。

 

研究方向

1

智能计算及其应用

2

扰动感知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3

智能电子与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4

智能检测技术与智能仪器

5

弹性噪声滤波原理与应用

培养目标

1培养研究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2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在本学科具有实的理论基础,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现状、发展和国内外研究前沿,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专门技术问题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硬、软件开发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运用该门外国语听、说、读、写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有能力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工业生产部门从事本专业科研、教学、设计、技术开发和运行工作。

5具有较强工程应用素质、人文环境素质、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并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国际视野。

培养方式

研究生培养实行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导师负责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鼓励组成由研究生指导教师组成的研究生指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学校审批通过的校内外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

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鼓励指导教师与企业单位相结合,联合培养研究生;支持企业单位成为研究生的培养实习基地。鼓励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学制与学分

    1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2第一学年内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学位论文研究、撰写及答辩的时间要求不少于1年。学习成绩和科研情况表现特别优秀的学术型硕士生,可申请提前半年或一年毕业。

3.最低学分要求

总学分

课程总学分(28学分)

必修培养环节学分

6学分)

学位论文学分(34学分)

学位基础课

选修

课程

 

教学

科研实践

学术活动

开题

报告

学位论文

公共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

学科前沿课

68

6

10

2

10

2

2

2

34

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原则上要求在第一年内完成。研究生课程设学位基础课和选修课程。每学分对应的标准学时数为16学时。硕士生基础英语实行免修制度,凡入学以前通过英语六级,且英语六级520分以上者可申请免修学位英语。免修基础英语,记3个学分。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

时间

备注

学位基础课

公共

基础

G121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必修

G1211002

自然辨证法概论

1

G1311001

综合英语

2

G1311002

学术英语

1

学科前沿课

X0511010

智能计算与应用专题

2

I

必修

学科基础课

G1011001

矩阵论

3

I

必修

X0511006

随机信号分析与处理

2

I

X0511007

PIDSMCADRC优化控制原理

2

II

X0511008

数字图像处理

2

II

X0511009

智能检测与传感技术

2

II

选修

课程

 

专业选修课

X0512001

专业英语

1

II

至少选10学分

X0512009

SOC片上系统

2

II

X0512010

非线性系统扰动感知控制技术

2

II

X0512002

数据采集与数据挖掘

2

II

X0512007

现代电子电路与系统

2

I

X0511004

系统建模与仿真

2

I

X0512011

自适应信号处理

2

I

素质提升课

X0512012

 

软滤波原理与应用

2

II

必修环节

教学(科研)实践


2



学术活动


2



开题报告


2



注:1.英语实行免修申请制度,申请免修条件如下:

1TOEFL成绩95分以上(IBT)2年内有效;

2IELTS成绩6.5分以上,2年内有效;

3GRE成绩320以上(新),5年内有效;

4GMAT成绩700分以上,5年内有效;

5WSK(PETS 5)考试合格,2年内有效;

6)国家英语六级CET6考试520分以上(新);

7)本科或硕士阶段获英语专业学位或毕业证书。

2.鼓励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跨学科选课。每名硕士生可跨一级学科选修不超过两门跨学科专业课程。

3.同等学力及跨学科报考的硕士生根据研究方向补修本学科本科骨干课程2门,补修课程不列入培养计划,不计学分,由导师和学院负责检查和审核。

必修环节及要求

1教学(科研)实践,计2学分

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在导师指导下适当承担一定的教学(科研)实践活动,包括对本科生的相关课程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实践环节等,或参与实际研究课题的调研及编写调研报告。实践工作环节的工作量应不少于40小时或不少于2周。教学(科研)实践环节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

2学术活动,计2学分

硕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应听取10次以上学术报告;内容包括:学术讲座、访问讲学、全国或省级学术会议,也可外出调研,收集资料等。其中:参加省内外学术交流会议不少于2次,本学科内做学术报告或阶段性研究报告1 次以上,需提交参加学术会议论文复印件、研究报告复印件或学术报告小结(2000字以上),注明时间、地点,并经导师签字。由研究生所在学科考核小组评定考核,成绩合格者记2学分。学术活动设立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的专题活动制度,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学术规范、学术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传达国家与学校对学术不端行为处罚办法的相关规定。开题报告在第三学期完成。  

3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计2学分

硕士研究生必须调研、查阅中外文献,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研究进展,确定研究内容,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研发方法、预期成果、进度安排等。要求查阅50篇以上中外文文献,其中外文文献所占比例不低于30%,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书面报告。开题报告由培养单位组织,除保密论文外,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经专家组评审合格后可开展论文工作。

4中期筛选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执行中期筛选考核制度,学院组织考核小组,按照《登录入口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办法》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成绩、科研情况等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中期考核不合格者,毕业论文答辩时间作相应推迟中期筛选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

5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在学位论文工作中期,学院组织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考查。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除保密论文外,中期检查应公开进行。依据选题报告的内容和计划,检查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下一阶段工作计划、预计完成日期。对论文中期检查不通过者不能申请答辩。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应能充分反映研究生已全面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各项要求。

参照《登录入口关于攻读博、硕士学位研究生论文工作的若干规定》,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学位论文必须满足《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术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资格要求》。

1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

学术型研究生应在国内或国际公开出版的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刊物上发表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刊物限定《登录入口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硕士毕业论文发表规定期刊目录》未列入目录但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刊物,由学院学位委员会认定通过。

发表论文以登录入口为第一作者单位,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且研究生本人为第二作者。

发表论文满足如下条件之一者,方可获得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原则上论文统计截至时间430日或1030日)

1国际期刊、本学科中文核心期刊见刊或收到录用通知(附原件);

2定期召开的国际会议,论文见刊或收到录用通知及缴费证明,并附同一国际会议的前几届EI检索证明(EI检索网页)。

未满足以上要求者原则上无答辩资格。特殊情况,经导师申请,3位本学科研究生导师和学科负责人推荐,最终由院学位委员会讨论后确定。

研究生导师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不低于如上之要求

    2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要反映本人在电路与系统学科中完成的研究成果所达到的学术水平,表明本人已掌握电路与系统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有从事研究或独立承担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达到的学术水平和工作量要求:

  (1)论文观点内容应有创新,可以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也可以是高新技术和重大工程技术的开发研究;“设计”、“报告”类型的论文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及一定的工作量,能及时反映出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论文应对所提出的理论进行分析论证、仿真或实验验证;

 (3)学位论文必须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合作项目应明确以本人为主完成的部分; 

  (4)学位论文格式规范符合GB771387国家标准登录入口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关规定;

 (5)论文不少于3万字,参考文献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0篇。 


上一篇: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0版) 下一篇:电气工程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0版)